狂奔了28年后,中国车市在2018年打开了存量竞争时代的新脚本,这对于已经习惯了乘风增长的车企而言,释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Winter is coming。[详情]
评论4月23日,上海发布《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其中第五条明确提出要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对“国六”排放标准新车及纯电动、插电混动汽车给予充电费用补贴。[详情]
资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通用汽车的压力与日俱增,“断舍离”也在成为其应对难关的一大途径。据外媒报道,通用旗下汽车共享服务Maven已于近日宣布业务关闭。这意味着这一运营了4年多的共享业务走到尽头。[详情]
资讯4月22日,正值世界地球日,滴滴发布了《2020滴滴平台绿色出行白皮书》,从拼车、顺风车、两轮、充电、智慧交通等业务比较了不同的碳排放水平。2018-2019年,滴滴平台二氧化碳减排共130.3万吨,相当于68万车辆一年的排放量。[详情]
资讯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车主在网上自发建立一个“花生维权群”的微信群,群内的讨论异常激烈,主要是围绕花生好车如何侵犯用户权益的话题展开,尤其是花生好车强制收车、用户被迫断供的一些现象。[详情]
资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还在持续。作为全球三大汽车生产国之一,日本本土车企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继工厂关停、裁员等风波之后,已经有车企的总部进入“停摆”状态。[详情]
资讯四月疫情渐消,万物蓬勃生长,正是欣赏春光的好时候,部分一汽马自达经销商却愁眉紧锁。年前积压的库存因为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化干净,马自达总部又释放出不再推出新车的消息,这让他们对前途感到迷茫。[详情]
评论新造车势力作为整体,这两年的困难都挺大。[详情]
评论预测数据并不能完全展示车市走向,但却具备不可忽略的参考意义。[详情]
评论随着车市逐步转暖,各车企纷纷加大了营销力度,希望能将今年一季度“损失的销量”,尽快补回来。近一段时期“汽扯扒谈”走访汽车经销商发现,许多刚上市车型就有了较大幅度优惠,可见车企承受压力和提升销量急迫程度。[详情]
评论随着钟南山的一句,“在武汉,确实非常艰苦。但我们挺过来了,全国医护人员站在第一线,重症医护人员站在第一线的第一线,我们挺过来了![详情]
评论4月22日,新浪汽车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官方获悉,2019年,比亚迪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4亿元,同比下降41.93%。[详情]
资讯4月22日晚间,针对“大众汽车集团52亿入股国轩高科,未来将控股”的消息,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仍在和大众汽车探讨,且尚未就具体合作方式、内容、价格等具体方面形成一致意见。[详情]
资讯捷豹路虎约2万名员工日前停薪留职,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一半。此外,公司管理层的工资也将推迟发放。[详情]
资讯一辆汽车需要近3万个零部件,1个部件供应商的脱节就可能造不成一辆车,小型供应商在疫情下的困局或成车企复工的短板,这些供应商的生存是重启车企生产的关键。[详情]
评论4月22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消息,自4月25日起,在16个试点城市基础上,全国将分两批推广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届时,各地交管部门将为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以及相关行业和管理部门提供电子证照服务。[详情]
资讯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详情]
资讯据electrek报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经导致经济衰退,并对汽车工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这些打击对造车新势力的影响尤为巨大,拜腾汽车就是受到冲击较为严重的一家。[详情]
资讯人们常说,买车还得看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合资车型虽然配置不咋地,但三大件靠谱。确实,合资品牌或国外品牌往往有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造车经验,在三大件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详情]
评论近日,记者从海南省人民政府获悉,为贯彻落实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推广2020年行动计划,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厅印发工作通知,要求各市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继续做好交通运输领域清洁能源汽车年度推广应用工作,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车辆清洁能源化,倡导绿色出行。[详情]
资讯